看見自己


.
我有幾次經驗,無論是不熟的人,或是親朋好友,滔滔不絕講述他的故事,回想我自己,當然也有過不少類似的行為。
.
如此話癆嘴碎,自然不招人喜歡,我好幾次對別人的滔滔不絕感到不耐,但換我對別人滔滔不絕時,即使對方臉色難看,我也難以遏止自己的話癆嘴碎。
.
試著揣摩推論,話多的自己和他人的心態,我想很有可能是希望「被人看見」。
.
期待被人看見自己的「辛苦」,期待被人看見自己的「努力」,期待被人看見自己的「優秀」,期待被人看見自己的「認真」等等等。
.
所以對像我這樣喜愛滔滔不絕的某些人而言,要解決的不是「話癆嘴碎」,可能要先探索如何滿足「被人看見」的期待。
.
因為期待「被人看見」,所以為「善」欲人知,為「惡」也欲人知(如日本高中生舔壽司郎餐具),為「美」欲人知,為「富」欲人知,所以社群平台和新聞媒體上必然會有「炫」和「秀」等觀點和行為模式。
.
加上比較心,我明明比某人「辛苦」,我明明比某人「努力」,我明明比某人「優秀」,我明明比某人「認真」。或許就自然不禁怨天尤人:為什麼大家都只看見某人,而沒看見我!(的辛苦、努力、優秀、認真等等)
.
我想孔老夫子應該有類似的經驗,所以他說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」但我認為,這是一種用頭腦理智強勢說服自己:「別管別人有沒有看見自己,你自己有沒有看見別人?」
.
但是內心想「被看見」的期待仍然未被滿足,所以內在還會有不甘、委屈、或是無奈、甚至是憤怒,因為我「不被看見」!
.
如果可以,我想說的是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『不知己』也。」
(不要憂慮別人不知道我,該憂慮「我是不是能知道我自己」。)
.
無論期待被人看見的是什麼?或許說到底,即是渴望自己是能夠被愛、被尊重、被接納,而且生命是有意義和價值的。
.
一個人如果可以「自己知己」,「自己看見自己」,又何須他人看見自己?
.
所以要滿足被全世界的人都看見的期待,或許不如就直接連結肯定自己對自己生命「被愛、被尊重、被接納」渴望。
.
.
.
近日與朋友聊天,她抱怨這世界不公平,自己的努力沒被主管和同事還有許多人肯定。
.
我頗為訝異,因為以我「理解」,她的外在條件已經是相當高標,其實她自己也知道,許多人對她諸多佩服和肯定,但她只要看見別人的優秀表現,心中就湧現焦躁煩悶。
.
她覺得她比別人認真,憑什麼別人可以拿到跟她一樣的獎勵,甚至繼續延伸出為什麼別人按讚數比她高之類的負面情緒。
.
我問她要的是什麼?是公平嗎?但她也知道世上沒有真正的公平,但她也同時感激現在所有擁有的一切。
.
普遍來說,我們傳統華人環境背景所成長的小孩大概都有類似情形,好像有一根又粗又大又尖銳傷人的針刺,懸吊在我們胸腹間,無時無刻擺盪來回,有意無意狠戳我們的心臟,不斷提醒我們:不要滿足當下的一切,要繼續前進,繼續奔波,繼續汲汲營營在這滾滾紅塵。
.
過去我的內在有這根針刺,因而我也想試著幫她拿掉這根針刺。
.
朋友可能有靜心的習慣,所以我問她說到「不公平」,她的身體感受怎麼樣?她說好像有一股火在肚子裡燒,燒得她很不舒服。
.
我問她過去有沒有這樣的感受?她回憶高中時的某個經歷,然後自然講起她的努力、她的認真、她的不服輸,我試著請她先忘掉別人的批評指教、讚美榮譽還有豪宅豪車等外在標籤,請她直視自己。
.
我學著崇建老師問她:「妳怎麼看這樣努力、認真、不服輸的自己?」
.
她沉靜片刻,然後說:「我還蠻欣賞她的,她很認真,很會利用時間,沒有浪費生命的每一刻。」我再問:「妳喜歡她嗎?」她好像有點如釋重負的說:「喜歡。」
.
後來,她跟我說,她變得好鬆。
.
我請她記下這個感覺,如果未來還有遇到什麼不如意、不順心,請她回憶起這個感覺,放鬆且平靜,知道她內心有這樣這樣一個努力認真的自己。
.
我自覺,她或許已看到她內在的自己,或許如佛家所言:拂拭撥開附著在內心上迷霧塵垢,內在光源自然而然透徹明亮。
.
無需外界讚譽誇獎,她就能肯定自己,即使外界流言蜚語,她也能無畏無懼。她能「欣賞」「喜歡」這樣的自己,即使別人沒有看見她,她自己也能看見自己,自己欣賞自己,自己喜歡自己,甚至自己「愛自己」。
.
一切都與自己有關,問題不是別人有沒有看見自己,而是在你自己有沒有看見自己。
.
或許看見自己後,她將會自由自在,展翅高飛,用她心中內在光芒,照耀未來生命旅途。
.
.
.


 




沒有留言

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