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卡羅 x 墾丁 10大深度旅遊景點

照片來源:斯卡羅 SEQALU:Formosa 1867 粉絲專頁

對於「斯卡羅」(魁儡花)的劇情深有感觸,剛好鐵人公司11月底在墾丁有越野賽事,所以約幾位朋友一起南下參加,打算沿途參觀劇中(書中)所說景點。本想簡單做個功課,到時候能粗略跟朋友導覽,但對其中場景和故事十分著迷,結果一發不可收拾,乾脆就直接整理資訊為文。

劇中的瑯嶠地區,其實就是我們鐵人相當熟悉的墾丁、恆春地區。

從最早的統一盃鐵人三項賽,到 IRONMAN 70.3 Taiwan、IRONMAN Taiwan,或是We Fight、LAVA墾丁、Xterra Taiwan 等經典賽事,對於三鐵運動員來說,墾丁永遠是充滿熱血和鬥志的激情回憶。

斯卡羅(魁儡花)的熱播後,對於台灣國境之南這塊土地,或許我們不再是簡單的走馬看花,而將共同擁有更深刻濃烈的歷史情懷。

在此整理規劃十個斯卡羅深度旅遊景點:有歷史人文、有自然生態、有山海風景,能自己獨行體驗,也適合與家人朋友同行參訪。

而即將要舉辦的Xtrail,越野路線就是在整個斯卡羅土地,雖然十一月底才會成行,但我心裡已經充滿期待。


PS. 十個景點基本上是由北而南,由於是以斯卡羅戲劇(羅妹號事件)為主,所以之後發生的牡丹社事件和沈葆楨來台等歷史景點就忽略不去。



01 車城


照片來源:屏東縣車城鄉公所

現在的「車城」 在過去被稱作「柴城」,在當年是琅𤩝(恆春)最大的漢人聚落,與保力的客家人時常有爭端。

車城的信仰中心─福安宮,是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。會取名福安宮,是為了紀念平定林爽文事件的福安康這位清朝將領。而除了福安康外,在福安宮裡還有另一個清朝將領的相關史蹟。

在宮門左側有個石碑,稱為「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 」,是羅妹號事件後,劉明燈出兵的證明。



​​02 射寮


照片來源:自由時報

照片來源:台灣民眾電子報

「射寮」過去被稱為「社寮」,是個由馬卡道族與閩南人所生後代為主的聚落,這些人被稱作「土生仔」,但掌握天然海灣,成為與澎湖等地貿易的重要港口。斯卡羅主要角色「水仔」,就是社寮的頭人,以其優異的語言能力與智慧,斡旋於各勢力之間。

村中的「清河堂」據稱就是水仔的古宅,是一座使用咕咾石(珊瑚礁岩)堆砌且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。

另外位在海岸邊的「代巡宮」,創建於乾隆二十五年(1760 年),見證射寮村由移民建立起的歷史。



03 保力

照片來源:自由時報

照片來源:聯合新聞網


保力是恆春半島唯一全村屬客家人的村莊,而保力地名的由來,因初墾時期除了需對抗原住民,還受閩人欺負,居民團結保持力量格外重要,命名為「保力」。

保力的彩繪壁畫以客家文化為主,呈現濃厚的傳統民俗風情。

另外附近的三軍聯訓基地,是許多男生服役期間參加演習的當兵回憶。​​軍方最近在二重溪基地三角公園打造「旗開得勝」象棋台裝置藝術,逗趣的官兵人偶意像,成為拍照打卡新景點。




04 統埔

照片來源:斯卡羅 SEQALU:Formosa 1867 粉絲專頁

照片來源:悠客馬場

「斯卡羅」劇中清廷及洋人從府城到瑯嶠,一群軍隊騎馬經過的溪流河灘,就在車城統埔村的悠客馬場。

而統埔村就是舊時的「統領埔」,是保定客家人向斯卡羅租借的開墾之地,遭到柴城和社寮住民覬覦。

悠客馬場的騎馬旅遊行程,讓初學者安全騎馬涉溪至野外,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懷抱,感受古人騎馬跋山涉水的戲劇情節。



​​05 出火

照片來源:聯合新聞網 / 屏東縣政府

羅妹號事件後,美國代表「李仙得」不滿清廷處理態度,於是決定自行與斯卡羅代表「卓杞篤」談判,1867年在恆春東門東方三公里處,當時的地名是「火山」,位於恆春和滿州交界的山區,因地底會自動冒出火而得名,後人稱之為「南岬之盟」。

內容要求外國人若非生命危險逼不得已不得登岸,海難生還者必須舉紅旗識別以免誤殺。

「南岬之盟」被視為台灣與美國一個雙向平等的官方協議,李仙得曾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報告中收錄此約。

出火是著名的地質景觀,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,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,故名「出火」。



06 羅妹號船員上岸處

照片來源:維基百科

照片來源:自由時報

美國商船「羅妹號」(Rover)在恆春半島南端遇暴風發生船難,船員於琅𤩝尾龜仔甪鼻山登岸求生。

《斯卡羅》原著小說《傀儡花》作者陳耀昌發現,八寶公主廟的位置就是羅妹號船員的上岸處。根據陳耀昌考證,「八寶公主」很可能就是羅妹號的船長夫人。

李仙得來臺調查時所繪製的恆春半島地圖,圖中註明"Where the Rover's Crews landed"(黃色箭頭標記處),比對位置大概就是大灣路旁沙灘,也是八寶公主祭祀處(萬應公祠)。


07 《斯卡羅》拍攝羅妹號事件發生地

照片來源:斯卡羅 SEQALU:Formosa 1867 粉絲專頁

照片來源:屏東縣政府

《斯卡羅》第一幕就從「羅妹號事件」做開端,「羅妹號」船員與杭特船長夫婦等14人因發生船難而想登島求生,卻被龜仔甪部落首領巴耶林「出草」殺害,劇情一開始就令人震撼。

但拍攝地點卻是有台版峇里島稱號的「小巴里島岩海灘」,是後壁湖到貓鼻頭之間的美麗秘境,同時也是墾丁半島上灘岩最盛行的地方。

沙灘上有高高低低的珊瑚礁,堪稱世界級的景觀,也由於岩石遍佈海灣隔絕了海浪,讓這一片蔚藍非常適合浮潛跟SUP。



08 社頂部落



照片來源:墾丁社頂部落 粉絲專頁

社頂部落古稱「龜仔甪社」(Ku-a-lut),因地居瑯嶠十八番社之中最高處,又稱為「社頂」。美國商船羅妹號發生船難,船員登陸誤闖龜仔甪社領地遭而引發「羅妹號事件」。

社頂有著極為豐富的生態,包括329種以上的植物、超過50種的蝴蝶,從社頂山頭大草原,眺望巴士海峽更是絕美景致。

如果想親眼目睹斯卡羅劇中出現的梅花鹿,還有墾丁國家公園的特有自然景觀,不妨聯絡社頂部落,來趟難得的生態體驗行程。



09 永靖


照片來源:LAVA鐵人公司 粉絲專頁

永靖村舊時稱為「射麻里社」,夾在射麻里山與門馬羅山之間的河谷平原,也就是琅𤩝十八社的二股頭「伊沙」的部落。

永靖的知名景點「門馬羅山」名稱由來是因為當地人稱此山為「摸無路」(台語),意謂摸不著頭緒找不到路。

無論是MTB登山車或Trail Run越野跑,「門馬羅山大草原」是許多越野運動者推崇的經典路線,如果參加Xtrail賽事,應該能想像感受到自己是斯卡羅人在山林奔馳的自由狂野。


10 大尖山

照片來源:斯卡羅 SEQALU:Formosa 1867 粉絲專頁

照片來源:GQ 墾丁解鎖,越野秘境大爆發!

照片來源:GQ 墾丁解鎖,越野秘境大爆發!

大尖石山是墾丁國家公園的地標,在《斯卡羅》劇中是原住民的「聖山」,原住民語是 Katza-katza,斯卡羅與外族打仗前會先在這裡舉行祈福儀式。

大尖石山海拔有318公尺,雖然沒有很高但附近地面較低平,顯得非常高聳突出,從不同面看過去有著不同的樣貌。

野跑王子江晏慶表示,要一睹大尖山的美景,最方便是從墾丁青年活動中心遠眺,或者由墾丁牌樓進入公園路大溪巷,最能看見大尖山的「側臉」。


沒有留言

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