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「善與惡」,從亂丟垃圾講起。



我認為,這世上只有「相對的善」與「相對的惡」,而並不存在「絕對的善」與「絕對的惡」。

首先,以我有限的所知簡單釐清「相對」與「絕對」。

相對:是比較出來,有兩事物相互對立或對應,描述一個事物時對它的屬性的描述無法僅僅從這個物體本身出發,而必須使用其它物體來做比較。

絕對:一定的,不依靠任何條件而獨立存在,且恆定不起變化,哲學上用來表示終極或最高存在的術語。

簡言之,兩個相對立的、有比較關係的事物,叫做「相對」;無比較關係的,叫做「絕對」。

我們在俗世中所稱:善惡、是非、好壞、對錯等等二元觀點,基本上都是比較出來,是「相對」,而不存在所謂的「絕對」。

比如說,我們在現今台灣社會(多數人)認為「亂丟垃圾是不好的」,但是如果有人從小成長我們未曾想過的生活模式,或許就像某些生活在如圖片環境的非洲民眾,打從有記憶以來,他們的周遭日常就是如此,養成「亂丟垃圾」的習慣就稍可理解。

如果有一日,他們來到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社會,如不懂得「入境隨俗」,他們的「亂丟垃圾」,當地原來住民可能即認為他們的行為是錯的、是壞的、是非的、是惡的。

或許更有可能將其行為的評判觀點,上升到其個人品格,甚至對其所屬國家民族群體產生否定的刻板印象。

但回頭細思,如果你我是生長生存生活於垃圾堆貧民窟的人,多半難以養成「不亂丟垃圾」的習慣。

繼續隨意發想:世上也沒有「絕對民主」政治體制,如果是絕對民主,國家所有大小事應該都由全體人民決定,甚至是誇張一點來說,年幼者有行為能力(甚至是剛出生?)也應該都有行使投票權力。

換言之,現在我們普遍認同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多數人認同,是顧及到政府行政效率、多數族群意願等等面向的政治體制。

忘記是看哪部美漫動畫,人類製造出具有自我意識的超級機器人,因為信奉「絕對」的世界和平,所以意圖冰凍地球,讓全世界人類不再有戰爭或沒有其它敵視他人行為的狀態,想當然,所有人類群起攻之,無論正派反派。

這是極端,用「自以為是」的觀點,強迫所有人接受他「絕對和平」或「絕對正義」的信念。

或許有個理想理念,能夠包容接納世上所有相對的二元觀點,善惡、是非、好壞、對錯等等,但這能否可以稱之為「絕對的善」嗎?或許是佛家所謂的中觀?空性?

王陽明四句教:「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」

我自行解釋:心(意識)的初始本體並無絕對的善惡之分,因為個人的起心動念才有相對的善惡意向,我們生長的環境使我們自然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,格物(分辨導正物我關係)是順從本心的善意作為並且去除內心的惡意惡念。

絮絮叨叨想討論「善」與「惡」,釐清想法,更想試著讓自己接納包容世間萬物所謂善惡,同理共情與自己歧異的言行,甚至是故意存有壞心惡意。

或許如此,LOVE & PEACE,不只是一句空話口號,而是可以落地實踐的行為行動。



#善惡 #善與惡 #絕對 #相對

#接納包容 #同理共情

#亂丟垃圾 #LoveAndPeace

#王陽明 #王守仁 #四句教

沒有留言

技術提供:Blogger.